現在WWF已經改名為WWE了 WWF與WCW的消長 跟目前的台灣、甚至目前的日本一樣,既使是在觀念開放的美國,20幾年前的美國社會對於『美國摔角』(以下簡稱美摔)仍然存在著一種『不入流』、『次等文化』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的美摔相當鼎盛,喜歡看摔角的摔角迷也相當多,但...
現在WWF已經改名為WWE了
WWF與WCW的消長
跟目前的台灣、甚至目前的日本一樣,既使是在觀念開放的美國,20幾年前的美國社會對於『美國摔角』(以下簡稱美摔)仍然存在著一種『不入流』、『次等文化』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的美摔相當鼎盛,喜歡看摔角的摔角迷也相當多,但是美國社會還是有很多人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摔角。連美國本土都有這種觀念,當然日本也不例外。即使摔角最早是由美國引進日本,但是在20幾年前還是有不少的日本摔角迷對於『美摔』投以『歧視』的眼光。從這種角度來看,這大概就是『美摔』所背負的原罪吧?
不過,這種情況在最近十年卻有了180度的大逆轉變化。由於衛星轉播的普及,日本的摔角迷幾乎都可以透過各種有無線頻道收看到美摔。正因為如此,喜歡美摔的摔角迷數量也開始急劇增加,據說有些死忠的日本摔角迷只喜歡看美摔、日摔他們反而不喜歡看。甚至有些從來不看摔角的人也能說出幾位美摔超級巨星的名字。美摔從以前的『不入流』到現在的大受歡迎,情況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美摔=NWA,如果各位仍然有這種觀念的話,那表示您一定很久沒有看美摔了。沒錯,20幾年前NWA確實是美國最大的摔角團體,但是NWA現在已經『名存實亡』,至於NWA昔日的競爭對手AWA也躲不過崩壞的命運。當初象徵摔角界最高榮譽的NWA重量級冠軍腰帶也因為不斷的『海外流出』與『造型變更』,最後終於淪為一種精神、與傳統的代表,簡單的說,隨著NWA的沒落,NWA重量級王者的腰帶價值也跟著漸漸消失了。
1980年代中期,取代NWA與AWA而掘起的團體有三個,這三個團體分別是WWF、WCW、以及ECW。WWF的老闆文斯.麥馬漢是一個鬼才,他將企業經營的理念導進WWF、並且跟其他的摔角團體訂立『互惠互不侵犯條約』。經過數年的努力、再加上麥馬漢慧眼認英雄的請來眾多摔角巨星,WWF終於從一個小團體一躍變成美國數一數二的大型摔角聯盟。美國摔角界的版圖為之憾動,進而形成WWF、WCW、ECW三足鼎立的局面。
嚴格說起來,WWF跟WCW是同質性很高的團體,依照經濟學的理論,像這樣同質性高但卻相互競爭的個體到最後將會有其中之一會被淘汰。也許各位會問,ECW跟WWF、WCW有什麼不同? 答案很簡單,因為ECW是一個打『凶器摔角』的聯盟(跟日本的FMW一樣),正因為ECW走的是比較異端的路線,所以ECW才能跟WWF以及WCW分庭抗禮。回到正題,讓我們來比較一下WWF跟WCW吧,各位請看下表:
-----------------------------------
1.總部位置:
WWF:紐約
WCW:亞特蘭大
-----------------------------------
2.團體老闆:
WWF:文斯.麥馬漢
WCW:泰德.透納(Ted Turner)
-----------------------------------
3.每週一的電視轉播:
WWF:『RAW IS WAR』
WCW:『MONDAY NITRO』
-----------------------------------
4.日本地區合作對象
WWF:全日本
(雙方合作關係較保守,選手交流以雙打隊伍居多。附帶一提,HBK跟他的搭檔馬提.哲馬利就是在全日本吃了敗仗,HBK當場在擂台上跟馬提翻臉,回國之後不久兩人就分裂了。至於全日本則曾經派天龍參加WWF的ROYAL RUMBLE。愛國者、達尼.克洛伐特、達克.華納斯也曾經參戰過WWF。)
WCW:新日本
(雙方合作關係極為開放,選手交流也很頻繁。)
-----------------------------------
5.王牌選手(目前)
WWF:『冷石』史蒂夫.奧斯汀、『PEOPLE’S CHAMPION』洛克等人
WCW:哥德堡、凱文.納許、瑞克.史代納等人
-----------------------------------
電視轉播的重要性
魔王曾經說過,對每一種職業運動來說,電視轉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有轉播權利金的收入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名度的提升。尤其是在美國,因為美國幅員廣大,光靠巡迴比賽不但效果有限,對於旗下摔角選手的身心體力來說也是一大負擔。因此巡迴比賽與電視轉播互相搭配是美摔目前採行的方法(不過WWF對於地方巡迴比賽倒是相當的積極,這也是文斯.麥馬漢策略成功的地方)。正因為如此,所以電視轉播對美摔的重要性更勝於日摔。在美國,『收視率不佳』跟『團體崩壞』幾乎是劃上等號的。規模愈大的摔角團體愈是如此。所以WWF跟WCW之間莫不花招百出,目的就是為了要刺激收視率。收視率高=收看的人多=喜歡的人多=地方巡迴比賽時願意買票進場的人多=收入多。這個『方程式』就是WWF老闆文斯.麥馬漢所深信不疑的『定律』。
nWo全盛時期的猛將--諾頓、巴克威、藍迪、霍肯、完美先生、凱文.納許、史考特.霍爾
風光、衰退、風光,WWF的成長與東山再起
1985∼1995這段期間,WWF無疑是全美國最風光的團體。1985年∼1990年,靠著霍肯、藍迪.沙比治、UNDERTAER、布雷特.哈特、完美先生、LOD等人的活躍,WWF大受歡迎、收視率也一路壓著WCW打。1990年∼1995年WWF達到了顛峰。WCW的一級選手幾乎都被WWF挖角,這些WCW的選手包括:雷克斯.路格、柴油車頭(凱文.納許)、剃刀雷蒙(史考特.霍爾)、瘋子席德、史代納兄弟、傑夫.傑瑞特等等。WWF登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不甘認輸的WCW在暗地裡卻積極的籌措資金準備反攻。1995年中期,WCW挾著豐沛的資金向WWF發動金錢攻勢,除了之前跳槽的原WCW班底之外,這次連WWF的一線選手也被挖走。靠著霍肯跟凱文.納許所掀起的nWo旋風,WCW建構了一段將近3年之久的黃金時期。反觀WWF,明星選手被挖走、明星主筆被挖走(替WWF寫劇情的主筆)、甚至連明星播報員(光頭、留小鬍子的那一位)都被挖走的WWF瞬間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不但收視率大幅下滑、巡迴比賽的觀眾人數也開始滑落。文斯.麥馬漢此時發動了『明星塑造計畫』。什麼是『明星塑造計畫』? 請各位看下表即可了解。
1.新明星選手方面
麥馬漢當時看中了3H、洛克、奧斯汀這三個人。認為這三人潛力無窮的麥馬漢不斷增加他們的上場機會,所有的劇情也幾乎圍繞著他們打轉。另一方面,WWF也將觸角伸向了日本,WAR的傑瑞可、新日本的飛馬、陸奧摔角的鷹王陸奧跟船木也相繼加入WWF。麥馬漢大量起用新人的結果,讓WWF的陣容在短期內雖然不強,但是在數量上仍然可以支應聯盟的需求。
從陸奧摔角遠征WWF的鷹王陸奧、船木
2.新播報員方面
新播報員吉姆.羅斯跟KING的搭配相當的稱職,兩人成功的遞補了這個位子的空缺,一直到目前為止,吉姆.羅斯跟KING的位置都沒有調動過。
3.新型態比賽形式的導入
由於WWF的陣容都是新人,麥馬漢意識到如果不導入『新東西』的話,WWF勢必吸引不了觀眾。因此,麥馬漢在考察過ECW的比賽之後,WWF也有樣學樣的將『凶器摔角』的要素導入WWF,雖然程度沒有比ECW激烈,但是這樣的嘗試卻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此外WWF還大打『聲光效果牌』、『美女牌』、『女子摔角牌』等等。整體而言,麥馬漢的策略就是--『WWF可以給你全方位的享受、來WWF可以看到很多種東西』。
美女牌是WWF東山再起的重要關鍵之一
4.製造話題
在美國摔角界要成為超級巨星,最重要的就是『話題』。 文斯.麥馬漢深知此點,因此除了正統派的『軍團抗爭』之外,文斯.麥馬漢還以聯盟老闆之尊下場加入了戰局。到了後來甚至連整個麥馬漢家族都扯了進來,勁爆的八卦性跟話題性馬上就吸引了美國觀眾的目光。尤其1998年奧斯汀跟拳王泰森在擂台上大打出手的消息更是成為全球體育界的焦點。WWF的氣勢從此一飛沖天,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了。
TAKER騎車衝撞老闆文斯.麥馬漢。這種連續劇般的劇情正是WWF的精髓所在
WCW與ECW的衰退
WWF的東山再起,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ECW,由於WWF也導入了『凶器摔角』的要素,造成資金、規模都比較小的ECW無法與WWF競爭,結果美國第三大聯盟ECW終於率先崩壞。至於WCW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經過3年左右的風光之後,WCW的人氣也開始走下坡。為什麼WCW的人氣會衰退得這麼快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策略失誤:
WCW的高層認為,巡迴比賽對聯盟的實質效益並不如電視轉播來得好,因此WCW在經營的策略上便逐漸以電視轉播為主。但是WCW電視轉播的時數平均起來卻只有WWF的一半(某些比賽的轉播時數會跟WWF一樣)。結果造成除了某些大牌的選手之外,其他比較小牌的選手『分配』到上電視的時間只有短短的5分鐘。一場只有5分鐘的比賽要如何打得精彩呢? 偏偏WCW又不喜歡辦巡迴比賽,這些選手沒有表現的機會,於是紛紛求去。霍肯、布雷特、藍迪等等舊WWF的班底也因為對WCW的政策不滿而離開(當然,其中還有別的因素。)
2.人事成本過高
強將如雲=高額的薪水,偏偏WCW又一而再的訂立錯誤的經營策略。結果造成WCW的收入有相當大一部份是用在人事成本的支出上。收入不足自然就無法變出新的花樣,無法變出新的花樣就吸引不了觀眾。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WCW在燈光、擂台等等特效方面都明顯不如WWF。
3.模仿WWF
WCW最大的致命傷,由於策略失誤、人事成本過高,所以WCW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口上。所以WCW的高層不敢隨便嘗試新花樣,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模仿WWF。WWF打美女牌,WCW也開始為旗下選手安排美女經紀人。WWF的老闆文斯.麥馬漢加入戰局,WCW的瑞克.弗雷亞也開始向選手叫囂。WWF的賽程安排人米克佛利受歡迎,WCW也讓CAT成為賽程安排人、然後再下場比賽、順便也學WWF上演『開除連續劇』。可是完全跟在WWF後面模仿的結果反而讓觀眾覺得WCW沒有特色。隨著WCW收視率、觀眾數的急劇減少、美國TBS電視台日前已經宣布停止轉播WCW的比賽,這等於是宣判了WCW的死刑。如今WWF已經決定要收買WCW,雖然WCW的名字會繼續保留,但事實上,有11年歷史的WCW已經等於崩壞了。
WWF兩大超級巨星--洛克、『冷石』史蒂夫.奧斯汀
WWF到底有多受歡迎?
WWF到底有多受歡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WWF地方巡迴比賽的觀眾入場數、電視轉播的收視率、以及WWF選手在比賽之餘參加其他活動的次數來分析。首先是WWF地方巡迴比賽的觀眾入場數,說出來各位可能很難想像,目前WWF最小規模的地方巡迴比賽,進場的觀眾最少都有8千∼1萬人左右的水準。而且所有的門票一定會在開放售票的當天全部賣完。至於比賽當天發售的精品也一定會銷售一空。這種盛況即使是日本號稱票房最好的新日本也沒有辦法與之匹敵。
接下來是WWF電視轉播的收視率方面,以洛克有出場的比賽為例。只要洛克有出場,該時段的收視率一般來說平均會衝破6%。在美國這種有無線頻道多如天上星星的國家。6%的收視率相當於日本的20%、台灣的30%。收視率之佳不可謂不驚人。最後是WWF的選手,奧斯汀跟洛克為例,目前洛克跟奧斯汀已經成為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有些藝人的知名度還不如洛克來得高。洛克曾經拍過電視版的『星艦迷航記』、而且洛克還在電影『神鬼傳奇2』當中參與演出。微軟的比爾蓋玆在新電玩主機--XBOX發表會上還請來洛克為XBOX代言。甚至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也有請洛克幫忙站台輔選。WWF的人氣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了。
WWF與WCW的消長
跟目前的台灣、甚至目前的日本一樣,既使是在觀念開放的美國,20幾年前的美國社會對於『美國摔角』(以下簡稱美摔)仍然存在著一種『不入流』、『次等文化』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的美摔相當鼎盛,喜歡看摔角的摔角迷也相當多,但是美國社會還是有很多人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摔角。連美國本土都有這種觀念,當然日本也不例外。即使摔角最早是由美國引進日本,但是在20幾年前還是有不少的日本摔角迷對於『美摔』投以『歧視』的眼光。從這種角度來看,這大概就是『美摔』所背負的原罪吧?
不過,這種情況在最近十年卻有了180度的大逆轉變化。由於衛星轉播的普及,日本的摔角迷幾乎都可以透過各種有無線頻道收看到美摔。正因為如此,喜歡美摔的摔角迷數量也開始急劇增加,據說有些死忠的日本摔角迷只喜歡看美摔、日摔他們反而不喜歡看。甚至有些從來不看摔角的人也能說出幾位美摔超級巨星的名字。美摔從以前的『不入流』到現在的大受歡迎,情況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美摔=NWA,如果各位仍然有這種觀念的話,那表示您一定很久沒有看美摔了。沒錯,20幾年前NWA確實是美國最大的摔角團體,但是NWA現在已經『名存實亡』,至於NWA昔日的競爭對手AWA也躲不過崩壞的命運。當初象徵摔角界最高榮譽的NWA重量級冠軍腰帶也因為不斷的『海外流出』與『造型變更』,最後終於淪為一種精神、與傳統的代表,簡單的說,隨著NWA的沒落,NWA重量級王者的腰帶價值也跟著漸漸消失了。
1980年代中期,取代NWA與AWA而掘起的團體有三個,這三個團體分別是WWF、WCW、以及ECW。WWF的老闆文斯.麥馬漢是一個鬼才,他將企業經營的理念導進WWF、並且跟其他的摔角團體訂立『互惠互不侵犯條約』。經過數年的努力、再加上麥馬漢慧眼認英雄的請來眾多摔角巨星,WWF終於從一個小團體一躍變成美國數一數二的大型摔角聯盟。美國摔角界的版圖為之憾動,進而形成WWF、WCW、ECW三足鼎立的局面。
嚴格說起來,WWF跟WCW是同質性很高的團體,依照經濟學的理論,像這樣同質性高但卻相互競爭的個體到最後將會有其中之一會被淘汰。也許各位會問,ECW跟WWF、WCW有什麼不同? 答案很簡單,因為ECW是一個打『凶器摔角』的聯盟(跟日本的FMW一樣),正因為ECW走的是比較異端的路線,所以ECW才能跟WWF以及WCW分庭抗禮。回到正題,讓我們來比較一下WWF跟WCW吧,各位請看下表:
-----------------------------------
1.總部位置:
WWF:紐約
WCW:亞特蘭大
-----------------------------------
2.團體老闆:
WWF:文斯.麥馬漢
WCW:泰德.透納(Ted Turner)
-----------------------------------
3.每週一的電視轉播:
WWF:『RAW IS WAR』
WCW:『MONDAY NITRO』
-----------------------------------
4.日本地區合作對象
WWF:全日本
(雙方合作關係較保守,選手交流以雙打隊伍居多。附帶一提,HBK跟他的搭檔馬提.哲馬利就是在全日本吃了敗仗,HBK當場在擂台上跟馬提翻臉,回國之後不久兩人就分裂了。至於全日本則曾經派天龍參加WWF的ROYAL RUMBLE。愛國者、達尼.克洛伐特、達克.華納斯也曾經參戰過WWF。)
WCW:新日本
(雙方合作關係極為開放,選手交流也很頻繁。)
-----------------------------------
5.王牌選手(目前)
WWF:『冷石』史蒂夫.奧斯汀、『PEOPLE’S CHAMPION』洛克等人
WCW:哥德堡、凱文.納許、瑞克.史代納等人
-----------------------------------
電視轉播的重要性
魔王曾經說過,對每一種職業運動來說,電視轉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有轉播權利金的收入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名度的提升。尤其是在美國,因為美國幅員廣大,光靠巡迴比賽不但效果有限,對於旗下摔角選手的身心體力來說也是一大負擔。因此巡迴比賽與電視轉播互相搭配是美摔目前採行的方法(不過WWF對於地方巡迴比賽倒是相當的積極,這也是文斯.麥馬漢策略成功的地方)。正因為如此,所以電視轉播對美摔的重要性更勝於日摔。在美國,『收視率不佳』跟『團體崩壞』幾乎是劃上等號的。規模愈大的摔角團體愈是如此。所以WWF跟WCW之間莫不花招百出,目的就是為了要刺激收視率。收視率高=收看的人多=喜歡的人多=地方巡迴比賽時願意買票進場的人多=收入多。這個『方程式』就是WWF老闆文斯.麥馬漢所深信不疑的『定律』。
nWo全盛時期的猛將--諾頓、巴克威、藍迪、霍肯、完美先生、凱文.納許、史考特.霍爾
風光、衰退、風光,WWF的成長與東山再起
1985∼1995這段期間,WWF無疑是全美國最風光的團體。1985年∼1990年,靠著霍肯、藍迪.沙比治、UNDERTAER、布雷特.哈特、完美先生、LOD等人的活躍,WWF大受歡迎、收視率也一路壓著WCW打。1990年∼1995年WWF達到了顛峰。WCW的一級選手幾乎都被WWF挖角,這些WCW的選手包括:雷克斯.路格、柴油車頭(凱文.納許)、剃刀雷蒙(史考特.霍爾)、瘋子席德、史代納兄弟、傑夫.傑瑞特等等。WWF登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不甘認輸的WCW在暗地裡卻積極的籌措資金準備反攻。1995年中期,WCW挾著豐沛的資金向WWF發動金錢攻勢,除了之前跳槽的原WCW班底之外,這次連WWF的一線選手也被挖走。靠著霍肯跟凱文.納許所掀起的nWo旋風,WCW建構了一段將近3年之久的黃金時期。反觀WWF,明星選手被挖走、明星主筆被挖走(替WWF寫劇情的主筆)、甚至連明星播報員(光頭、留小鬍子的那一位)都被挖走的WWF瞬間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不但收視率大幅下滑、巡迴比賽的觀眾人數也開始滑落。文斯.麥馬漢此時發動了『明星塑造計畫』。什麼是『明星塑造計畫』? 請各位看下表即可了解。
1.新明星選手方面
麥馬漢當時看中了3H、洛克、奧斯汀這三個人。認為這三人潛力無窮的麥馬漢不斷增加他們的上場機會,所有的劇情也幾乎圍繞著他們打轉。另一方面,WWF也將觸角伸向了日本,WAR的傑瑞可、新日本的飛馬、陸奧摔角的鷹王陸奧跟船木也相繼加入WWF。麥馬漢大量起用新人的結果,讓WWF的陣容在短期內雖然不強,但是在數量上仍然可以支應聯盟的需求。
從陸奧摔角遠征WWF的鷹王陸奧、船木
2.新播報員方面
新播報員吉姆.羅斯跟KING的搭配相當的稱職,兩人成功的遞補了這個位子的空缺,一直到目前為止,吉姆.羅斯跟KING的位置都沒有調動過。
3.新型態比賽形式的導入
由於WWF的陣容都是新人,麥馬漢意識到如果不導入『新東西』的話,WWF勢必吸引不了觀眾。因此,麥馬漢在考察過ECW的比賽之後,WWF也有樣學樣的將『凶器摔角』的要素導入WWF,雖然程度沒有比ECW激烈,但是這樣的嘗試卻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此外WWF還大打『聲光效果牌』、『美女牌』、『女子摔角牌』等等。整體而言,麥馬漢的策略就是--『WWF可以給你全方位的享受、來WWF可以看到很多種東西』。
美女牌是WWF東山再起的重要關鍵之一
4.製造話題
在美國摔角界要成為超級巨星,最重要的就是『話題』。 文斯.麥馬漢深知此點,因此除了正統派的『軍團抗爭』之外,文斯.麥馬漢還以聯盟老闆之尊下場加入了戰局。到了後來甚至連整個麥馬漢家族都扯了進來,勁爆的八卦性跟話題性馬上就吸引了美國觀眾的目光。尤其1998年奧斯汀跟拳王泰森在擂台上大打出手的消息更是成為全球體育界的焦點。WWF的氣勢從此一飛沖天,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了。
TAKER騎車衝撞老闆文斯.麥馬漢。這種連續劇般的劇情正是WWF的精髓所在
WCW與ECW的衰退
WWF的東山再起,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ECW,由於WWF也導入了『凶器摔角』的要素,造成資金、規模都比較小的ECW無法與WWF競爭,結果美國第三大聯盟ECW終於率先崩壞。至於WCW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經過3年左右的風光之後,WCW的人氣也開始走下坡。為什麼WCW的人氣會衰退得這麼快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策略失誤:
WCW的高層認為,巡迴比賽對聯盟的實質效益並不如電視轉播來得好,因此WCW在經營的策略上便逐漸以電視轉播為主。但是WCW電視轉播的時數平均起來卻只有WWF的一半(某些比賽的轉播時數會跟WWF一樣)。結果造成除了某些大牌的選手之外,其他比較小牌的選手『分配』到上電視的時間只有短短的5分鐘。一場只有5分鐘的比賽要如何打得精彩呢? 偏偏WCW又不喜歡辦巡迴比賽,這些選手沒有表現的機會,於是紛紛求去。霍肯、布雷特、藍迪等等舊WWF的班底也因為對WCW的政策不滿而離開(當然,其中還有別的因素。)
2.人事成本過高
強將如雲=高額的薪水,偏偏WCW又一而再的訂立錯誤的經營策略。結果造成WCW的收入有相當大一部份是用在人事成本的支出上。收入不足自然就無法變出新的花樣,無法變出新的花樣就吸引不了觀眾。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WCW在燈光、擂台等等特效方面都明顯不如WWF。
3.模仿WWF
WCW最大的致命傷,由於策略失誤、人事成本過高,所以WCW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口上。所以WCW的高層不敢隨便嘗試新花樣,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模仿WWF。WWF打美女牌,WCW也開始為旗下選手安排美女經紀人。WWF的老闆文斯.麥馬漢加入戰局,WCW的瑞克.弗雷亞也開始向選手叫囂。WWF的賽程安排人米克佛利受歡迎,WCW也讓CAT成為賽程安排人、然後再下場比賽、順便也學WWF上演『開除連續劇』。可是完全跟在WWF後面模仿的結果反而讓觀眾覺得WCW沒有特色。隨著WCW收視率、觀眾數的急劇減少、美國TBS電視台日前已經宣布停止轉播WCW的比賽,這等於是宣判了WCW的死刑。如今WWF已經決定要收買WCW,雖然WCW的名字會繼續保留,但事實上,有11年歷史的WCW已經等於崩壞了。
WWF兩大超級巨星--洛克、『冷石』史蒂夫.奧斯汀
WWF到底有多受歡迎?
WWF到底有多受歡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WWF地方巡迴比賽的觀眾入場數、電視轉播的收視率、以及WWF選手在比賽之餘參加其他活動的次數來分析。首先是WWF地方巡迴比賽的觀眾入場數,說出來各位可能很難想像,目前WWF最小規模的地方巡迴比賽,進場的觀眾最少都有8千∼1萬人左右的水準。而且所有的門票一定會在開放售票的當天全部賣完。至於比賽當天發售的精品也一定會銷售一空。這種盛況即使是日本號稱票房最好的新日本也沒有辦法與之匹敵。
接下來是WWF電視轉播的收視率方面,以洛克有出場的比賽為例。只要洛克有出場,該時段的收視率一般來說平均會衝破6%。在美國這種有無線頻道多如天上星星的國家。6%的收視率相當於日本的20%、台灣的30%。收視率之佳不可謂不驚人。最後是WWF的選手,奧斯汀跟洛克為例,目前洛克跟奧斯汀已經成為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有些藝人的知名度還不如洛克來得高。洛克曾經拍過電視版的『星艦迷航記』、而且洛克還在電影『神鬼傳奇2』當中參與演出。微軟的比爾蓋玆在新電玩主機--XBOX發表會上還請來洛克為XBOX代言。甚至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也有請洛克幫忙站台輔選。WWF的人氣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