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期,與初代虎面激烈對戰並被稱為「虎獵人」的小林邦昭(現年64歲)自2000年4月21日引退至今,已經過了20年。他於1972年10月加入剛創立不久的新日本摔角,與虎面展開對決,在全日本摔角中與三澤光晴的二代虎面對戰,進入平成時期後,又在新日本擂台上以反選手會同...
1980年代初期,與初代虎面激烈對戰並被稱為「虎獵人」的小林邦昭(現年64歲)自2000年4月21日引退至今,已經過了20年。他於1972年10月加入剛創立不久的新日本摔角,與虎面展開對決,在全日本摔角中與三澤光晴的二代虎面對戰,進入平成時期後,又在新日本擂台上以反選手會同盟和平成維震軍的身份活躍。WEB報知推出連載「『虎獵人』小林邦昭歷史」,回顧這位令人難忘的摔角選手的生涯。第17回將聚焦於「與長州力聯手,與馬沙齋藤合流……革命軍結成」。(福留崇廣)(原文發表於2020/10/17)
原文出處
1982年秋天。在與虎面的連戰中剝下面具的小林邦昭,決定與長州力攜手共鬥。長州在小林凱旋歸國的10月8日於後樂園會館對藤波辰巳掀起反旗,隨後於10月22日在廣島縣立體育館,以及11月4日小林與虎面再戰的藏前國技館上再度對決藤波,一舉成為焦點人物。
「長州和我,兩個人都叛逆起來掀起了一陣騷動,所以我們兩個討論了一下,說『要不要就這樣先躲一下風頭?』,然後就一起逃亡到洛杉磯了。那時候,我第一次和長州深入談論摔角的事。長州是重量級,而我是次重量級,接下來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風格發展才是最好的。」
從年輕時期一路走來,直到這個時候,小林從未與長州深入談論過摔角。然而,看到長州的反抗,小林決定向虎面「露出獠牙」,長州的存在對他來說是一種強烈的刺激。
「長州對藤波發起挑戰後,我認為他的摔角觀念發生了變化。老實說,在此之前,他給我的印象像是在『上班族』。當時他既不紅,也沒什麼突破,但通過這次行動,他的思維變得更接近豬木的風格了。我想,那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出的決定。就像對我來說,虎面是一個值得咬住不放的對手,對長州來說,藤波辰巳是一個閃耀且強大的存在,因此更有挑戰的價值。當時的藤波和虎面正處於事業巔峰,銳不可擋。如果他們挑戰的是沒有名氣的選手,就算發起挑戰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那時的新日本摔角,除了豬木以外,還有藤波與虎面這三位超級明星,所以反抗行動才更有意義。」
那麼,小林口中所說的「接近豬木的思維」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一直以來都透過觀看豬木的比賽來學習摔角。我所理解的是,豬木的思想,就是『要用全身去體現摔角,並且在擂台上進行正面對決』。這就是他的摔角理念。所以,當我與虎面交手時,我也是抱著正面對決的心態去戰鬥的。現在回頭看那時的比賽,就連我自己都能看到,那時候我的眼神是不一樣的。」
同樣地,長州在對藤波反抗之後,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長州也變得更像豬木了。他已經無法回頭,就像站在懸崖邊一樣,只有不停地向前衝。那時代的比賽,真的是異常激烈啊!」
志同道合的小林與長州,在11月4日藏前比賽後立刻啟程前往美國,先到洛杉磯,接著轉往紐約。
「當時我們只有兩個人,所以我們覺得必須找到一位能成為我們首領的存在。無論是長州還是我,都認為這個人非馬沙齋藤莫屬。畢竟,他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我們希望能仰賴他的經驗。當時馬沙正在紐約比賽,所以我們趕到紐約,向他請求成為我們的領袖。結果,馬沙爽快地回答『交給我吧!』,於是我們的軍團正式誕生了。」
馬沙齋藤、長州力、小林邦昭。一支對抗新日本摔角的反抗軍誕生了。這支隊伍的名字叫做「革命軍」。進入1983年,這股勢力在新日本擂台上掀起了更猛烈的風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