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日,三澤光晴與川田利明的三冠重量級冠軍戰作為主賽,標誌著全日本摔角首次進軍東京巨蛋,吸引了58,300名觀眾入場。這場成功源自全日本多年來建立的「絕不讓人失望」的粉絲信任感。
1998年5月1日,三澤光晴與川田利明的三冠重量級冠軍戰作為主賽,標誌著全日本摔角首次進軍東京巨蛋,吸引了58,300名觀眾入場。這場成功源自全日本多年來建立的「絕不讓人失望」的粉絲信任感。
原文出處
然而,這一成功的代價卻相當巨大。
1990年春天,天龍源一郎的離開,以及1992年冬季開始巨無霸鶴田退出第一線,對全日本摔角造成了劇烈震動。在這期間,作為年輕王牌的三澤光晴,一直支撐著全日本,並引領著「四天王摔角」的風潮。然而,到迎接東京巨蛋比賽之時,他的身體已經是傷痕累累。頸部和腰部的舊疾不堪重負,右手無名指韌帶斷裂,左膝蓋骨骨折。即便如此,作為王牌的責任感促使他登上三冠戰的擂台,最終倒在川田的炸彈摔之下。
全日本摔角社長巨人馬場感嘆道:「那傢伙從不會自己說要休息。如果我不主動讓他休息,就不行了。」於是在5月7日宣布三澤暫停比賽,直到8月22日後樂園會館的「夏日行動系列Ⅱ」開幕戰前,給了他三個半月的修養時間。
儘管如此,三澤修養期間,全日本的擂台仍然熱鬧非凡。5月1日的東京巨蛋上擊敗三澤、成為三冠王者的川田,表示:「這是我摔角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然而,6月12日的日本武道館,小橋健太(現名建太)擊敗川田成為新的三冠王者,並宣言:「現在只是剛剛開始!」7月24日,他在武道館成功阻擊了四天王下一世代秋山準的挑戰,彰顯全日本摔角的新時代。
在專心治療的期間,三澤於8月14日參加了東京銀座富士攝影沙龍舉辦的「第二回摔角攝影展」開幕派對,與新日本摔角的蝶野正洋握手。兩人私下交換聯絡方式,這成為日後三澤與蝶野、武藤敬司交流的起點。

隨著8月22日三澤的復歸,全日本擂台迎來了更多的變化。首先,與小橋組成GET組合的Johnny Ace突然與小橋決裂,聯合Wolf Hawkfield與Johnny Smith攻擊小橋,成立新的「MOVEMENT」組合。這種行為在過去的全日本擂台上是被視為禁忌的。
被Ace等人圍毆的小橋得到了秋山的支援。秋山宣布與三澤解散搭檔關係,並選擇與小橋合作。年輕的志賀賢太郎也表示:「我想追隨小橋先生!」於是新組合「BURNING」誕生了。
從1990年夏天開始、由三澤率領的「超世代軍」隨之解散。
獨自一人的三澤,選中了世界次重量級冠軍小川良成作為新搭檔。雖然小川的體型不大,始終無法躋身頂尖選手行列,但三澤無視傳統地位,認可了他卓越的技巧與13年的摔角經驗。
三澤的團隊還迎來了來自UWF-Inter的垣原賢人,以及他的助手丸藤正道。三澤將新團隊命名為「Untouchable」,寓意「即使面對看不見的力量,也絕不允許任何干涉」。
三澤復歸的同時,全日本的選手們紛紛開始展現自我主張,這一切都源於三澤掌握了現場的全權。
在他缺席期間,許多選手與員工向他傾訴了對公司的不滿,這促使三澤著手進行改革,首先從比賽安排等實務層面入手。
全日本原本是一個不喜歡變化的團體,過去的比賽常常是一集完結,缺乏連貫的故事性。而三澤則要求選手們「不要總是依賴他人,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然而,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這一指導思想催生了一系列選手們的新行動,摔角媒體將三澤強調的「自由與責任」稱為「三澤革命」。
對於擂台上的這些新變化,馬場表示:「我沒什麼需要指示的。在這種潮流中,發佈的賽程可能會有所改變,選手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然而,必須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馬場完全接受了三澤「請讓我來負責」的請求,將現場的全權交給了他。
然而,另一方面,馬場心中也有一絲寂寞。貼身裁判和田京平回憶道:「三澤在社長室裡明確地說『請讓我來做』。我還記得與三澤的談話結束後,馬場上了我的車,去了他喜歡的高爾夫用品店。他的臉上顯現出一種落寞的表情。『就這樣吧,全日本摔角的招牌就到我為止吧。他們想做自己的摔角就做吧,我不會阻止他們。』」
雖然這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但三澤的行動最終還是為未來留下了一些隱患。
作者:小佐野景浩,前《週刊ゴング》主編,採訪並撰寫了許多團體和選手文章。還活躍於電視等節目的評論員。他的著作包括《職業摔角秘史》(徳間書店)。
COMMENTS